Hot Topics 娛樂追蹤
Colon cancer 大腸息肉會變癌?甚麼人應做內窺鏡檢查?
2023-02-28 (星期二)

2023-02-28 (星期二)
「我最近排便不太順,會不會是大腸癌?」
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越來越高,相信不少人心裡均曾有這個疑問。然而,若我們平日多留意身體上出現的警號,或許能及早治療並完全痊癒。
There's no sure way to prevent colorectal cancer, but there are things you can do that might help lower your risk, such as doing colon screening every two years.
![]() |
根據台灣照護線上的資料顯示,「排便困難」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。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窄,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,亦有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。因此「排便習慣改變」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,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,就要注意。
另外每次排便後,請檢查是否有「血便」的問題。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,若變得細細的,便得留意。
![]() |
有血便是大腸癌還是痔瘡?
有朋友可能會問:痔瘡不也會導致血便嗎?其實大家可從便便的一些特徵來初步辨別:痔瘡所致的血便通常是鮮紅色,鮮血可能沾附在糞便的表面或是分開,狀況輕微的痔瘡可能會在擦拭後在衛生紙上留下些許血漬,嚴重的痔瘡在無排便時也會出血,甚至噴濺在馬桶內;但患有大腸癌的血便則通常是暗紅色,這是因為氧化過的血與糞便混合在一起,有時糞便的表面還會黏有透明的黏液。
當然,單純利用顏色深淺來作判斷不夠準確。痔瘡除了血便,還可能伴隨其他症狀,如肛門處有異物感、碰觸會疼痛、有搔癢感、感覺有塊狀物要從肛門脫出。
至於大腸癌,如果發現以下症狀,就不能把痔瘡當作唯一診斷,需要進一步檢查:
1.持續有排便習慣改變超過 2 週以上。
2.糞便形狀變細。
3.出現黏液便。
4.經常腹脹便秘。
5.感覺排便排不乾淨。
6.不明原因導致體重快速減輕。
7.不明原因貧血。
![]() ![]() 息肉是可能生長於結腸或直腸內的細小增生物,非常普遍,往往毫無症狀,但部份息肉有可能演變成癌。大腸篩檢可以找到大腸內的息肉並即時除去,假如息肉已變癌,及早發現亦能有更多治療選擇及得到更佳效果。 |
大腸息肉會變大腸癌嗎?
大腸息肉很常見,分成多種型態,其中較需要留意的是腺瘤,因腺瘤會逐漸長大,幾年後可能會出現病變,演變成癌症。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,短的約 3 至 5 年,長的可能會超過 10 年。醫生在做大腸鏡檢查時,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,以免演變成大腸癌。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,即使已經切除,還是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來追蹤。
![]() ![]() 早期的大腸癌沒有明顯病癥,容易被忽略,錯過了就醫良機,故此它是 BC 省第二致命的癌症,但它同時亦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,簡單如切除非癌性息肉,就可將患結腸癌的機率降低 90% 以上。 |
三月是「大腸癌關注月」,據卑詩癌症協會(BC Cancer)調查發現,大腸癌是加國最常確診的癌症之一。由於大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,有時難以察覺導致耽誤治療,建議 50 歲以上人士應定期接受檢查。
卑詩癌症協會建議,如果你介乎 50 至 74 歲,即使沒有任何症狀,亦無個人或家族患大腸結腸癌的病史,亦應每兩年接受一次糞便免疫化學檢驗(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,簡稱 FIT),將糞便送到化驗所檢驗,看看有沒有血和病變的化學反應。
如有反應,或個人有線瘤病史,或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,包括以下情況,則要進行結腸鏡檢查(又稱大腸內窺鏡檢查,Colonoscopy),並每隔 3 或 5 年再檢查一次:
• 一名一等親屬(父母、兄弟姊妹或子女)在 60 歲前患上大腸癌。
• 兩名或以上一等親屬在任何年齡患上大腸癌。
但無論任何年齡和有無病史,假如發現便血、腹痛、排便習慣改變或體重減輕,請盡快約見家庭醫生。任何獲得家庭醫生推薦的卑詩省民均可免費進行 FIT 或結腸鏡檢查程序。
更多有關卑詩省的大腸癌篩檢資訊,請按此。
大腸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勢,即使未到建議接受檢查年紀,也最好管制飲食及留意身體狀況,畢竟預防勝於治療。
-
2023-09-22Sugar 砂糖結塊原因大公開 專家教 5 招回復鬆散
2023-09-21 Apple Shot on iPhone 人狗情深 主人利用 iPhone 14 Pro 為小狗製作義肢
2023-09-20Autumn 卡加利初秋活動推介
2023-09-19Flight 坐飛機去廁所都有學問 前空姐教你五大飛機上使用廁所貼士
2023-09-18Boost energy level 黑咖啡並非最能提神的飲品 醫生建議改飲這一種
2023-09-16Goodies Show 識貨之人 溫馨團圓「中秋開 LIVE」
2023-09-15Coffee 咖啡新喝法 醫師建議加這 3 種食材 這樣喝才更健康
2023-09-14Air New Zealand 紐航推平民價「舒眠艙」 旅客付費即可「躺平」四小時
2023-09-13Terry Fox 英雄戰車 到訪卡加利
2023-09-12Music 全球首播 - 吳克群《今天很 OK》
2023-09-11Clip mouse 夾式鼠標 只需夾在手上 適用於 Win 和 Mac
2023-09-08Phone battery 手機快速充電!簡單一招即可節省 44 分鐘
2023-09-07Cirque du Soleil 太陽劇團Kooza登陸卡加利
2023-09-06Smart contact lens 新加坡科學家發明用眼淚充電的超薄電池 可為智能隱形眼鏡供電
2023-09-05Pig 豬橫脷是豬的胰臟 那豬天梯和豬拖沙又是哪個部位?
-
2023-09-04 Frozen meat 冰箱裡的肉 凍多久就不能吃了?
2023-09-01本周免費入場Heritage Park
2023-09-01World's Happiest Countries 全球最快樂國家 本國排名小幅提升
2023-08-31Movie 九月周六$2.99電影推介
2023-08-30Broken door key 開門斷匙怎樣辦? 家居達人教大家 3 個自救方法
2023-08-29 Summer Fun 947夏天同樂日
2023-08-28Hacking 手機被黑客入侵有徵兆 FBI 教一招防攻擊
2023-08-25National Cinema Day 8 月 27 全國電影日 $4 邀你看好戲
2023-08-25Blood Pressure 血壓兩數值 例如 130/80 代表甚麼?甚麼血壓數字才是正常?
2023-08-24 FM947:絢爛煙花夜 2023 GlobalFest! – Calgary
2023-08-23 Piano 集 20 種樂器於一身的「混血」鋼琴
2023-08-22iPhone 專家破解 6 個 iPhone 充電謎團
2023-08-21 Endocrine disorder 內分泌失調長痘痘 應多吃這 6 種食物
2023-08-19 SQ27 聲光 30 音樂會 圖片集
2023-08-18 Sunflower 尋找亞省太陽.花.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