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t Topics 娛樂追蹤
hidden
hidden
日常讀心術 ~ 行為心理學解釋真正的內心世界
2025-04-07 (星期一)

2025-04-07 (星期一)
相信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會與他人進行大大小小的對話,但你知道嗎,原來在溝通當中肢體語言佔了百分之五十五。想了解他人的真實想法就千萬不能忽略這些不起眼的小行為。這些行為有時候是無意識的,而有時則反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。小編以下就為你介紹一些常見的小行為,為你分析背後的意思。
Did you know that body language actually accounts for 55% of communication? Sometimes, these behaviors are unconscious, while other times, they reflect our inner world. Below are some common small behaviors and analyze the meanings behind them.
1. 抖腳:焦慮與不耐煩的表現
抖腳是許多人在緊張或不安時常見的無意識行為。它是一種自我安慰行為,旨在釋放內心的焦慮或壓力。當個體處於焦慮或等待某事發生時,抖腳能有效地幫助釋放內心的不安。此外,這一行為也可用來表達不耐煩,尤其是在等待或面對無聊情境時。抖腳有時候是精力過剩的表現,個體無意識地釋放多餘的能量。
hidden | ![]() 圖片來源:pexels |
---|
2. 手抱胸:防禦與情感隔離
手抱胸是一個明顯的防禦姿勢。當人們感到威脅、不安或無法掌控的情況下,這一行為往往自然而然地發生。它可以反映出個體在社交場合中的情感隔離,不願意開放自己或與他人建立更深層的聯繫。這樣的姿勢通常意味著個體需要心理上的保護屏障。然而,這不僅是防禦性行為,有時也顯示出專注或思考的狀態,尤其是在困難或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情境中。
hidden | ![]() 圖片來源:pexels |
---|
3. 身體方向:顯示是否對人有興趣
對某人有興趣是,會偏向將身體對著他。若面向他的同時身體微微前傾,表示對他非常有興趣。反之,若身體無意識轉去另一邊,或拉開兩人之間的距離,可能代表對該人或正在進行的話題沒有興趣,甚至覺得無聊想離開。
hidden | ![]() 圖片來源:pexels |
---|
4. 咬指甲與咬嘴唇:焦慮與自我安慰
咬指甲、咬嘴唇等行為往往是焦慮的表現,這類動作可以幫助人們在面對壓力或緊張時舒緩情緒。這些行為屬於一種自我安慰的反應,通常出現於不確定的情境或需要作出決策時。它們可以讓個體在情感上得到一絲安慰,儘管這些行為本身可能會加劇焦慮情緒。這樣的習慣行為有時是無意識地強化的,因為它能在短期內帶來情緒上的舒解。
hidden | ![]() 圖片來源:pexels |
---|
5. 避免眼神接觸:不安與誠實缺失
眼神接觸是人際互動中的重要信號,避免眼神接觸則往往暗示著不安、羞怯或不誠實。在焦慮或緊張的情境下,個體會選擇回避眼神接觸來保護自己不被觀察到或受到壓力。另一方面,避免眼神接觸也可能反映出某些不誠實的行為,因為人們通常在隱瞞真相或逃避問題時會避免直視他人。
hidden | ![]() 圖片來源:pexels |
---|
6. 雙手插腰:自信與挑戰
雙手插腰是一個表現自信和主導的姿勢,通常出現在個體希望表達控制感或強勢時。這一姿勢有時也代表著對某情境的挑戰或對他人態度的不滿。它表現了內心對現狀的掌控欲,無論是出於自信還是挑戰。
hidden | ![]() 圖片來源:pexels |
---|
透過行為心理學,我們可以揭示不同身體語言和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。這些行為不僅是無意識的動作,它們實際上反映了大家的內心情感、態度與心理需求。理解這些行為背後,能有助於增強在社交和人際交往中的敏感度,讓我們在交流中更具同理心,並做出更恰當的反應。
-
2025-04-18Chinese Language Day 聯合國中文日
2025-04-17Sakura 多倫多櫻花「時鐘」放慢了?都是春天「陰晴不定」惹的禍
2025-04-16Easter 復活節的冷知識 你又知多少?
2025-04-16Music 全球首播 - 家家《月不落》
2025-04-15 FM947 Stephanie 訪問電影《破•地獄》導演陳茂賢 及 女主角衛詩雅
-
2025-04-14SSN 突破自我 挑戰極限「Sunshine Nation 新一代歌唱大賽 2025」現正接受報名
2025-04-10Federal Election 聯邦大選特備節目
2025-04-07日常讀心術 ~ 行為心理學解釋真正的內心世界
2025-04-01 947 靚聲王歌唱大賽 | 星級藝人分享參賽貼士 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