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
A- A A+
Canada/World News 全國/世界新聞

杜魯多辭職︱杜魯多任內外交內政均受爭議   

2025-01-06 11:51

杜魯多辭職︱杜魯多任內外交內政均受爭議

杜魯多(Justin Trudeau)出任總理9年,只有第一屆任期是以大多數政府執政,即使在疫情期間民望略有回升,亦未能在提前大選中取得多數議席,反而成為歷來代價最高昂的選舉。外交上,杜魯多與中國和印度等多國關係惡化,國內曾與聯邦新民主黨達成信任協議,成功避過多次不信任動議,但對方突然終止協議,杜魯多政府岌岌可危。在方慧蘭突然辭職後,黨內外要求杜魯多下台的呼聲不斷,最終在卑詩省渡假後於2025年辭佈辭去黨魁一職。

剛剛在上月聖誕日踏入53歲的杜魯多,是家中長子,有兩個弟弟。杜魯多受爸爸、前總理老杜魯多(Pierre Trudeau)的影響,激發了他對公共服務的熱情,最終自己亦成為加拿大總理。杜魯多2008年首次當選滿地可Papineau選區國會議員,並於2011年、2015年、2019年和2021年成功連任,期間在2013年4月獲選為聯邦自由黨黨領,2015年10月19日聯邦大選帶領自由黨贏得大多數政府,以43歲之齡成為歷來第二年輕總理,同年11月4日宣誓就職。

杜魯多第一屆任期最令人關注的,是宣佈由2018年10月27日開始將休閒類大麻合法化和安樂死合法化。但受到涉嫌干預司法及種族歧視的醜聞,再加上面臨財政赤字高企和孟晚舟事件等影響下,杜魯多自由黨在2019年的大選中失去大多數政府地位,只能籌組小數政府。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,杜魯多希望借「抗疫成績」及民望稍為回升,希望一舉奪得國會大多數控制權。不過聯邦自由黨議席仍然未有過半,更加代價高昂,政府在選舉相關的開支高達6.1億元,有評論認為這次大選是勞民傷財、浪費納稅人金錢,也賠上杜魯多自己的民望。

聯邦自由黨與聯邦新民主黨在大選後簽署《信任供給協議》,原定是聯邦新民主黨在2025年6月限期前,不會提出不信任自由黨政府的動議,也不會投票支持其他黨提出的不信任動議;作為交換,自由黨則承諾推動新民主黨的優先政策,及後亦推出例如全民牙科保健等聯邦新民主黨提倡的政策。不過聯邦新民主黨黨領駔勉誠(Jagmeet Singh)在去年9月4日突然在社交平台發佈影片,宣佈終止信任供給協議,更指下屆大選會是自己與聯邦保守黨黨領博勵治(Pierre Poilievre)之間的對決。不過即使聯邦新民主黨結束協議,但該黨分別在9月25日和12月9日的不信任動議中支持聯邦自由黨,使杜魯多和自由黨能保著執政地位。

杜魯多任內力推寬鬆移民政策、毒品政策,再加上樓價和生活成本高企等,都令他的民望長期低迷。再加上杜魯多被指是「大花筒」,在納稅人生活拮据時,曾在6日的外訪程中花費逾22萬元享用飛機餐,當中雪條、薯片等零食,加上幾箱礦泉水就花費900元。杜魯多的外交政策亦可以說是「爭議多多」,與中國、印度等多國的關係惡化,甚至有前杜魯多政府的內閣部長,亦表明不同意聯邦政府目前的外交政策方向,渥太華未能達至北約國防開支承諾目標亦備受批評。

其中2018年,本國警方應美國執法當局要求,在溫哥華逮捕轉機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,引發涉及中國、美國和加拿大的司法、政治及外交事件。其後中國公安逮捕兩名加拿大人康明凱和斯帕弗,並指控他們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,本國認為是中國政府對孟晚舟事件的報復,中加關係陷入谷底。杜魯多在2023年國會會議中表示,有可信證據表明,印度政府特工與卑詩省素里市錫克教領袖尼賈爾(Hardeep Singh Nijjar)被殺事件有關,印度否認指控,加印雙方互逐外交官。

杜魯多政府到2024年底再遇上危機,當中以方慧蘭(Chrystia Freeland)在12月16日,原定發表聯邦秋季經濟狀況報告當天早上投下「震撼彈」,辭去副總理兼財長一職最為打擊杜魯多。方慧蘭表明與杜魯多存在政策上的分歧,之後不論聯邦自由黨內,抑或在野黨要求杜魯多下台的呼聲不斷。在踏入2025年僅幾日,杜魯多宣佈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。

粵語:黃棨謙 報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