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t Topics 娛樂追蹤
High Blood Pressure 高血壓元兇 不是吃得太鹹 而是喝水太少
2023-09-25 (星期一)

2023-09-25 (星期一)
你有高血壓的困擾嗎?高血壓的病因由多重因素造成,除了家族遺傳,不良飲食習慣也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因素。許多人認為平時飲食過鹹是造成高血壓的元凶,但其實造成高血壓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身體缺水!
Do you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? Many factors can cause high blood pressure, and poor die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. Most people believe a salty diet is the root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. However, lacking water is the real reason that causes the problem.
![]() ![]() 台北萬芳醫院家醫科陳柏臣醫師表示,當人體缺水時,心跳就會變快,就像家裡水如果不夠,馬達就要開更大一樣,這時心臟負荷會增加,因此人體只要一脫水,血壓就會馬上受影響。(Photo by Pixabay) |
為甚麼水分跟高血壓有關係?
血壓分為舒張壓和收縮壓,在正常狀態下,人體的血液總量及血壓會處於相對恆定的數值。血液能夠攜帶氧氣、養分,同時也能帶走體內代謝的廢物,避免毒素累積。由於血液裡有高達 90% 以上的含水量,只要人體缺少 1~2% 的水分,各內臟器官及組織細胞就會缺乏水分和營養。血管能調節不斷變動的血量,當身體缺水時,血量也會減少。為了彌補血液中流失的水分,原先正常的血管就會收縮,周邊的微血管也會關閉,而當血管緊縮導致動脈的壓力上升,就是所謂的高血壓。
![]() ![]() 血液含水量高達 90% 以上,身體一但缺水就會缺血,相關的心血管與新陳代謝器官也會出問題,導致氧氣與養分無法順利輸送到身體各部位。(Photo by Unsplash) |
缺水導致血液循環系統出問題
人體的血液及循環系統都需要水,身體一旦缺水,循環系統便會發生障礙,氧氣與養分也無法順利傳送。人體缺氧時會引發各部位做出相對應的反應,例如皮膚老化、心肌缺氧導致胸悶、眼睛容易感到疲勞、猛打哈欠等。此外,當養分無法傳送到身體各組織細胞時,身體便會缺乏能量來維持生理機能的基本運作,嚴重的話可能會危及生命。
當身體水分流失造成脫水時,身體細胞會流失 66% 的水分,連帶地,細胞外的組織液會流失 26% 的水分,更嚴重的是,血液循環系統會流失 8% 水分。血液裡少了 8% 的水分會導致甚麼樣的後果?原來身體會進入自我保護的狀態,血管壁會收縮,以確保血液正常流動,長期之下,就會導致動脈硬化,或引發高血壓。
![]() ![]() 長期血壓高是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的主要原因,只要是由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臟疾病,都通稱為「高血壓心臟病」。 |
體內水分調度的運作機制
體內要達到「水平衡」,主要靠礦物離子的調度,其中最重要的是鉀離子和鈉離子。鉀離子和鈉離子分別在細胞內和細胞外吸引水分進入。一旦人體缺乏水分,細胞便會將鉀離子留在細胞內,讓水分進入細胞;細胞外液不足或血液中缺水,為了調度水分便會保住鈉離子,鈉離子其實就是鹽。腎臟是鈉離子主要的排泄管道,此時為了吸引水分,腎臟就會不讓鈉離子從尿液中排出。
所以,當一個人缺水時,血壓因血管收縮而上升,體內鈉離子濃度也相對較高,因此就被認為「高血壓是因為鈉過多的關係」,但其實這是果而不是因,真相是身體因為缺水而導致的一連串反應。
原來高血壓不一定是吃太鹹導致,這真是顛覆一般民眾的認知!不過以另一個角度思考,若血液中的水分提高,則鈉離子的濃度就會降低。
所以說「多喝水沒事,沒事多喝水」是有道理的!今天起,為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,保持身體健康吧!
-
2023-09-29「迎月留聲機」Clover Living X 947 中秋 Party
2023-09-28Wireless charging 無線充電算不算「失敗的發明」?3 缺點讓它普及率不似預期
2023-09-27Glamping 與秋天來個約會
2023-09-26Daikon 平民人參! 白蘿蔔排毒又能清血管
2023-09-25High Blood Pressure 高血壓元兇 不是吃得太鹹 而是喝水太少
2023-09-23FM947 Poll 中秋節詩詞賞析
2023-09-22Rice 沒有蟹的蟹穴飯風潮! 煮米飯越多螃蟹洞 米飯越香越美味
2023-09-21 Apple Shot on iPhone 人狗情深 主人利用 iPhone 14 Pro 為小狗製作義肢
2023-09-20Autumn 卡加利初秋活動推介
2023-09-19Flight 坐飛機去廁所都有學問 前空姐教你五大飛機上使用廁所貼士
2023-09-18Boost energy level 黑咖啡並非最能提神的飲品 醫生建議改飲這一種
2023-09-16Goodies Show 識貨之人 溫馨團圓「中秋開 LIVE」
-
2023-09-15Coffee 咖啡新喝法 醫師建議加這 3 種食材 這樣喝才更健康
2023-09-14Air New Zealand 紐航推平民價「舒眠艙」 旅客付費即可「躺平」四小時
2023-09-13TERRY FOX 英雄戰車 到訪卡加利
2023-09-12Music 全球首播 - 吳克群《今天很 OK》
2023-09-11Clip mouse 夾式鼠標 只需夾在手上 適用於 Win 和 Mac
2023-09-08Phone battery 手機快速充電!簡單一招即可節省 44 分鐘
2023-09-07Cirque du Soleil 太陽劇團 Kooza 登陸卡加利
2023-09-06Smart contact lens 新加坡科學家發明用眼淚充電的超薄電池 可為智能隱形眼鏡供電
2023-09-05Pig 豬橫脷是豬的胰臟 那豬天梯和豬拖沙又是哪個部位?
2023-09-04 Frozen meat 冰箱裡的肉 凍多久就不能吃了?
2023-09-01World's Happiest Countries 全球最快樂國家 本國排名小幅提升
2023-09-01本周免費入場Heritage Pa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