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
A- A A+
Hot Topics 娛樂追蹤

hidden

Emotional Health 面對突發災難後的心理調整與情緒管理

2025-11-28 (星期五)

2025-11-28 (星期五)

香港近日發生嚴重的五級火災,消息震撼全球。不少身在加拿大的聽眾,即使並非災難的直接受害者,仍在連日瀏覽報導、影片及圖片後,感到心緒不安,甚至出現焦慮、悲傷、恐懼等複雜情緒。這種感受十分正常,心理學上稱為「次生創傷壓力」(Secondary Trauma Stress),即因持續接觸災難資訊而出現的情緒困擾。

為了讓大家在面對突發災難時能更有力量地支持自己及他人,小編綜合了社工及心理專業人士提供的情緒調整及心理保養小貼士,願大家都能在不安中找到平衡。

A recent Level-5 fire disaster in Hong Kong shocked communities worldwide.  Here are brief mental wellness tips from professionals to help us stay balanced and support one another.


1. 承認自己的情緒,不需要勉強「沒事」。

當災難發生在熟悉的地方、涉及熟悉的文化群體,情緒受影響屬自然反應。焦慮、不安或心痛,都值得被看見。

- 允許自己感到不舒服
- 情緒不是軟弱,而是共鳴與關心。


2. 有節制地接收資訊,避免過度沉浸。

大量災難圖片及影片會強化心理壓力。

- 限制每天接收資訊的時間
- 避免反覆重播災難畫面
- 選擇可靠來源,不轉發未確認資訊。


3. 回到生活日常,重新建立安全感。

災難資訊容易令我們感到失控,但生活中的日常節奏能穩定心情。

- 保持良好睡眠及飲食
- 進行例行工作或學習
- 保持適量運動及社交交流

簡單的日常,就是重新連接世界和自我安全感的重要方式。



圖片來源:Pexels

4. 與身邊的人分享心情,互相支持。

不必獨自承受可怕的感受。

- 與家人、朋友傾談
- 分享心情,而非只談新聞。
- 若對方正在焦慮,聆聽比評論更有力量。

只要多一句問候,已是對彼此莫大的支持。


5. 如果感到無力,可用行動轉化情緒。

無法改變事件本身,仍可透過正向行動,讓情緒得到出口。

- 參與捐款或支援行動 (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)
- 發放正面資訊,減少恐慌。
- 為身邊情緒受困的人提供安慰

善念與行動,是最溫柔的力量。


6. 當壓力持續,請尋求專業協助。

若情緒困擾已持續數週,包括失眠、心悸、影像反覆出現、無力感,建議尋求專業支援,例如:

- 心理輔導服務
- 社區支援熱線
- 家庭醫生轉介

專業協助並非「問題嚴重」的人才需要,而是讓心靈獲得照顧的選擇。



圖片來源:Pexels

災難發生後,我們的關注與不安都源於一份對家、對人的牽掛。讓心感到沉重,是因為我們仍在乎。身在海外,更需要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,才能把祝福與支持傳得更遠、更持久。

願每一份關懷,都先從好好安頓自己開始。加拿大中文電台 FM94.7 與你同行。